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該怎么做?形成政治學習體系的路徑又是怎么樣的呢?要先從整體上去把握政治這門學科,其包括5門科目: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時政。然后我們在分開形成每個科目的體系。
馬原的大體框架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其中哲學與政治經濟學部分偏重于對知識點的理解。
毛中特部分的大體框架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中我們需要重點學習的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部分。
史綱部分的框架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改革開放新時代,其中時間線索是我們在學習中始終要堅持的。
思修部分的大體框架為思想篇、道德篇、法律篇的內容,其中法律篇是學習的難點,思想篇是學習的重點。
時政部分的大體范圍為當年的重大會議、重要講話、重大理論,考察考生們的背誦功底。
考研政治備考:做好以時間為主線的學習計劃
在學習規劃中,要寫清楚在幾月份學習什么以及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那么一個比較合適的學習計劃是怎樣的呢?在3-6月份,建議同學們提前熟悉下考研政治的教材,培養一種政治素養的感覺。在6-9月份,這是考研政治學習的關鍵期,建議同學們要認真學習,掌握好政治的理論重點與要點。在9-11月份,要對一些理論重點進行背誦,這是關鍵期。在12月份,做幾套模擬卷,進行沖刺備考。這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階段,希望能夠給同學們一個較好的借鑒。
考研政治備考:認真專注備考才是考好的關鍵
我們在學習考研政治的時候,千萬不要相信市面上流傳甚廣的復習幾天就可以考一個不錯的分數的言論。只有形成一個相對正確的學習觀念與學習歷年,我們才可以端正態度,穩扎穩打的進行學習。要知道學習不是求快,而是求穩。